沈飞官宣新型隐身战机!关乎空战的重要细节曝光
撰文丨李岩
日前,沈飞中航沈飞公司发布宣传片《我们共同走过》。官宣关乎
中航沈飞公司发布宣传片《我们共同走过》(视频截图)
7月1日晚,新型细节漳州市某某地暖科技售后客服中心小央视频转发宣传片并披露称,隐身航空工业沈飞发布《我们共同走过》宣传片,战机片尾出现新型歼-31B“鹘鹰”隐形战斗机。空战
航空工业沈飞官网介绍,该公司是新型细节集科研、生产、隐身试验、战机试飞、空战服务保障为一体的曝光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沈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骨干企业之一。该公司创建于1951年6月29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
十年前,漳州市某某地暖科技售后客服中心“鹘鹰”战机曾亮相中外航展,彼时其代号为歼-31
资料显示,“鹘鹰”战机系沈飞自主研制的中型五代隐身战机。十年前,“鹘鹰”战机曾亮相中外航展,彼时其代号为歼-31。
早前,工信部网站曾转载新华网报道披露,歼-31最初并非军方立项项目,而是企业自主投资研发。“如果最终歼-31项目获得成功,无疑将走出一条新路。”
而今,小央视频证实,该战机被正式命名为歼-31B。
图为视频画面截图
画面中,该机机身前侧印有“J-31B”字样。此外,小央视频专门将该机机侧弹舱打开的画面进行特写处理,标明“弹舱”。特写画面中,侧弹舱中装载两枚导弹。
政知君还注意到,该视频画面的同期声解读称:“从一代到五代,从陆基到海基”。这或许意味着,该型战机有可能登上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作舰载机。
关于歼-31B战机的侧弹舱设计,视频画面披露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梳理目前各国现役隐身战机,中型机设置有侧弹舱并可装载两枚弹药的,十分罕见。这意味着,歼-31B拥有着不输重型战机的载弹量。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说明,该型战机在结构优化、空间利用率、发动机性能方面一样十分出色。
此外,画面中显示,歼-31B的侧弹舱采用“单开门”设计,和我国现役重型隐身战机歼-20一致。
参加航展的歼-20展示主弹仓
2018年,参加航展的歼-20主弹仓(机腹)、侧弹舱(机侧)全开,首次满载弹药进行带弹飞行展示。那一次飞行展示可以看出,相比于美国现役重型隐身战机F-22采用的“双开门”侧弹舱,歼-20侧弹舱采用“单开门”设计。
彼时,海外网发文解读称,歼-20的侧弹舱别具一格,比F-22侧弹舱的结构更为简单。F-22的侧弹舱门在导弹发射全过程中无法关闭,而歼-20的侧弹舱将携载导弹转出舱外后,舱门可再次关闭,只留导弹在机体外悬挂,减少对战机隐形效果和气动外形的破坏。
这一设计细节的微小差别,导致了F-22与歼-20在依靠侧弹舱弹药空战时的模式不同。
就此,军事专家宋心之曾做客央视栏目解读称,隐身战机弹舱开启后会影响其隐身性能,增加被雷达发现的概率。而歼-20的独特设计可尽最大可能避免这一劣势。
资料 | 央视 航空工业沈飞网站 工信部官网 海外网等
延伸阅读
媒体:美国心心念念的未来战舰,中国先实现了
美国耗费巨资建造的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因先天设计不足而被淘汰,它们也并称为美国海军21世纪的两大废物。但最近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中国新型隐形护卫舰照片让美国方面破大防了——它们不就是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完成体吗?
美国心心念念几十年的未来战舰,结果在中国手里才实现了?
图为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中国新型隐形护卫舰照片
美国“动力”网站就注意到中国海军这种隐形舰艇的突然出现。从外形看,该舰的设计与瑞典“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有一些相似之处,包括将主炮隐藏在隐形炮塔内部,只有射击时才显露出来,表明它对于隐形性能的高度重视。此外,它的舰桥顶部采用一体化集成桅杆结构——这种设计已经出现在中国新型航母福建舰上,证明其设计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舰体上层结构、甲板都没有会增加雷达反射信号的天线和设备;干舷中部有向内倾斜的设计,并且舰体表面非常光滑。这种设计同时让上下两部分同时收窄,具有雷达隐形设计的特征,瑞典海军“维斯比”级护卫舰和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隐形驱逐舰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对于这种新型护卫舰的用途,外界说法不一,有猜测认为,它的作用类似“维斯比”级护卫舰,可能用于取代056型护卫舰执行近海巡逻等任务,也有说法称,它是一艘综合试验舰,需要等待舰上的大量新技术得到验证后才开始批量建造。
图为“维斯比”级护卫舰(上)和“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下)
只是在美国海军眼中,中国亮相的这种隐形护卫舰就太熟悉不过了——谁说这是瑞典的“维斯比”级护卫舰?明明更像是“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啊!别的不说,看看它的吨位就知道了。“动力”网站称,根据卫星照片判断,这种新型隐形护卫舰的长度约97米,相比之下,中国056型轻型护卫舰长90米,排水量约1500吨;因此这艘新型隐形军舰的应该比056型护卫舰更大,排水量在2000吨左右,显然更接近标准排水量2100吨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而不是只有550吨的“维斯比”级。
更重要的是,中国新型隐形护卫舰简直是完美契合了美国海军对于濒海战斗舰的设想啊!从该舰的布局可以看出,它搭载有垂直发射系统、直升机、隐形主炮等多种武器,能够承担从反潜、反舰、巡逻等各种任务,并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宽大的内部空间也使它能够容纳无人舰艇等执行特种作战任务。作为对比,濒海战斗舰原本设计时的目标是凭借先进的隐形能力,在对手濒海海域通过更换不同的武器模块实现水雷战、反潜战和水面战等任务,但实际上直到第一批濒海战斗舰开始退役,配套的反潜武器模块也没有彻底解决技术问题,反水雷模块则要等到2025年才能具备初始战斗力……更不要说濒海战斗舰20年前引以为豪的隐形能力,跟如今中国新型隐形护卫舰比起来实在没有竞争力。
对于中国隐形护卫舰适合承担濒海战斗舰的任务,就连美国媒体也含糊其辞地承认了。“动力”网站称,中国新型护卫舰的隐形设计并不会让雷达完全无法探测,但确实会让这艘军舰无法被远距离的雷达发现和辨别。在沿海地区进行远距离精确探测和作战中,这艘军舰在雷达上看起来就像较小的民用船只一样,并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躲避追踪。第一岛链内情况复杂的沿海地区,可能非常适合于这种轻型高度隐形的护卫舰活动。
看看,这不正好就是在说,中国新型护卫舰适合活动的区域与可执行的任务,与濒海战斗舰原先的设想高度重合吗?
中国新型舰艇对美国媒体的重击还不只于此——在最近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另一张中国隐形舰艇设计图上,还出现了形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全新型号。估计美国媒体眼都红了——怎么回事,现在什么高新武器,在美国手里折腾半天搞不成,一到中国手里就能实现?
只是恼怒归恼怒,美国造船业的拉胯现状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眼看中国054A型护卫舰接连下饺子、054B型护卫舰也都开始海试了,而美国基于欧洲成熟设计的“星座”级护卫舰,建造进度却出现重大延误,更不要说其他型号了。
网上钓鱼贴里借用大连造船厂名字恶搞的“达利安造船厂”同时开建5艘052D型驱逐舰的名场面
要不,老司机来帮忙出个主意,美国试着联系大名鼎鼎的“达利安造船厂”,问问能帮忙不?
责任编辑:张少虎_NB30640(责任编辑:时尚)
-
来源:参考消息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8月6日刊发文章,题为《俄罗斯的潜艇计划对西方是坏消息》,作者是伊丽莎白·布劳。文章编译如下: 近日,俄罗斯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即将封存的消 ...[详细]
-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市商务局获悉,自2021年起,北京多部门综合施策,采取每年一批、滚动推进的方式,“一点一策”开展商场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累计治理商场146个。今年,本市明确23个重点商场点位治理任务 ...[详细]
-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邹阿江 刘雨薇 陈彦霏 珠海报道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开幕。首次来访中国的俄罗斯第五代隐身战机苏-57和其62岁的驾驶员谢尔盖·博格丹共同引得观众瞩目。12日下午 ...[详细]
-
11月12日北京新房网签283套,二手房网签893套丨每日网签
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11月12日北京新房网签283套,网签面积28545.47㎡,其中住宅网签151套,网签面积19102.48㎡;二手房网签893套,网签面积73857.73㎡,其中住宅网签 ...[详细]
-
一) 没有垒起的七星灶,更没有铜壶煮三江,但8月18日,白宫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智斗。 但也不得不说,在欧洲人面前,特朗普威风凛凛,果然大杀四方。 这次英法德意等国领导人,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详细]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报道称,随着近日国际空间站漏气问题日渐严峻,美俄两国航天局已要求宇航员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目前,国际空间站里有3名俄罗斯宇航员和4名美国宇航员。报道称,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 ...[详细]
-
11月13日新房成交343套、二手房798套;涨价房源108套
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11月13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343套,较昨日增加60套,环比上涨21.2%。近一周北京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297套。11月13日单日成交343套,高于 ...[详细]
-
越秀地产,绝对是这2个月内京城楼市耀眼的存在。10月22日联合未来科学城拿下小沙河地块,昌平全新的洋房产品,值得期待;11月7日在多家实力房企中脱颖而出,拿下功德寺地块,北五环+海淀,注定热门;11月 ...[详细]
-
普京说俄真诚希望冲突结束。更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两国关系非常艰难,已经跌至冷战以来的最低点,有必要纠正这种情况。普京感谢特朗普的邀请,表示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多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虹”新型无人机首次在中国航展公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成为近几届中国航展的重要看点之一。在本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详细]